首页 主持词|广播稿|演讲稿|手抄报

清明节(54)

  • 25年9月13日 发布
  • 4.17MB 共1页
清明节(54)

清明节习俗

清明扫墓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其习俗由来已久。

踏青又叫春游。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

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

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,夜间也

放。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,

像闪烁的明星,被称为“神灯”。过去,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

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
清明节,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。清明前后,春阳照临,春雨飞洒,种植树苗成活率高,成长

快。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。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“植树节”。

清明节,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。专家介绍说,清明插柳习俗,其来源普遍存在三

种说法。

清明吃什么 清明节简介

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。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。蒿饼类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

似江南的青团,制法是:“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,使蒿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 104 天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

汁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

与米粉融和成一体,以肉、蔬菜、豆沙、枣泥等作馅,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受汉

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,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 族文化的影响,中国的满族、赫哲族、壮族、鄂伦春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

熟。” 瑶族、黎族、水族、京族、羌族等 24 个少数民族,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。

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,它是清明祭祖的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,但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。

食品之一,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。此外,清明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,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 4 月 5 日为国定假日

淮扬还有吃茶叶蛋的习俗。 清明节,也叫做民族扫墓节。2006 年 5 月 20 日,经国务院批准,将清明节

青团,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 列

惯。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“浆麦草”的野生植 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

物捣烂后挤压出汁, 中显得格外重要。

开通会员 本次下载免费

所有资料全部免费下载! 推荐用户付费下载获取返佣积分! 积分可以兑换商品!
普通用户: 2.29元
网站会员:
本次下载免费

开通网站会员 享专属特权

  • 会员可免费

    下载全部资料!

  • 推荐用户下载

    获取返佣积分!

  • 积分可以

    兑换商品!

热门资源

一键复制 下载文档 联系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