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手抄报8
春节
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,俗称“年节”,传统名称
为新年、大年、新岁,但口头上又称度岁、庆新岁、过年,是中华
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。
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,是中国最盛大、最
热闹、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。在中国民间,传统意义上的春
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,一直到正
月十五,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。
节日简介
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、大年、新岁,但口头上
又称度岁、庆新岁、过年。古时春节曾专指节
气中的立春,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,后来改
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。一般至少要到正
月十五(上元节)新年才结束,春节俗称“年
节”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。自汉武 拜年
帝太初元年始,以夏年(农历)正月初一 春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长寿安康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
首”(即“年”),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, 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
延续至今。年节古称“元旦”。1911 年辛亥革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压岁钱有两种,一种是以彩绳穿
命以后,开始采用公历(阳历)计年,遂称公 线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此记载见于《燕京岁时记》;另一种是最常见的,
历 1 月 1 日为“元旦”,称农历正月初一 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。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,亦可
为“春节”。 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,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。现在长辈为晚辈
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