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手抄报27
元宵节
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
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,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
一个重要节令。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
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。正月是农历的元
月,古人称"夜"为“宵”,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
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。元宵节习俗自古
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。传统习俗出
门赏月、燃灯放焰、喜猜灯谜、共吃元宵、
拉兔子灯等。
节日习俗
节日由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。就节期长
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 短而言,汉代才一天,到唐代已为三天,
过 宋代则长达五天,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,
程,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,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 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,是中国历
到重视。元宵,原意为“上元节的晚上”,因正月 史上最长的灯节,与春节相接,白昼为市,
十 热闹非凡,夜间燃灯,蔚为壮观。特别是
五“上元节”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,后来 那精巧、多彩的灯火,更使其成为春节期
节 间娱乐活动的高潮。 至清代,又增加了
舞龙、舞狮、
跑旱船、踩高跷、扭秧歌
等“百
戏”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