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教育手抄报:爱国运动-12.9爱国运动【A4】
事件背景
“九一八”事变之后,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。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
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,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,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
向华北,民族危机日益严重。
1935 年五六月间,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,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,
并以武力相威胁,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“何梅协定”和“秦土协
定”,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、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。之后, 班级 姓名
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“防共自治运动”,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
制的傀儡政权,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侵略,“华北之大,
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”,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。[5]
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华北大地之时,中国共产党人向劳动大众发出
抵御侵略、保卫华北的号召。1935 年,中共河北省委多次发出通知、宣言,
要求华北地区各级党组织,在群众中广泛宣传,开展抗日救亡斗争,并对北平
市领导机构进行改组,从政治上和组织上加强了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。11 月,
在彭涛、周小舟、谷景生、姚依林等人的领导下,北平大中学校学生成立
了“北平市学生联合会”,女一中学生郭明秋为主席,姚依林为秘书长。中共
北平市工作委员会在学联建立了党团,彭涛为书记。
1935 年 12 月 6 日,北平学联召开代表会,通过并发表了《北平市学生联
合会成立宣言》。随即,平津 15 所大中
人们纪念一二·九运动
学校联合发出通电,反对“防共自治”,要求政府讨伐汉奸殷汝耕,动员
全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。就在这天,传来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将于 12 月 9
日成立“冀察政务委员会”的消息,广大同学和各界进步人士极为震惊。12 月
7 日,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,北平学联决定于 9 日
举行学生大请愿,反对“华北自治”。8 日,彭涛、
姚依林、郭明秋、黄敬、孙敬文等人开会研究, 一二·九运动,又称为一二·九抗日救亡运动[1],1935 年的 12 月 9 日,北平(北
决定由黄敬任游行队伍总指挥,姚依林、 京)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,反对华北自治,
郭明秋进行队外指挥。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,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,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。 12 月 12 日,
北平学生举行第 5 次示威游行,高呼"援助绥远抗战"、" 各党派联合起来"等口号。这是
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。在“冀察政务委员会”计划成立的 12 月
16 日,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 1 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,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。
之后,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,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。杭州、广州、武
汉、天津、南京、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。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,得到了全国学生
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,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,推动了抗日民族统
一战线的建立[2]。
一二·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,并吞华北的阴谋,打击了国民党
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,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。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,促进了
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。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。正如毛泽东所指
出的,一二·九运动“是抗战动员的运动,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,是动员全民族的
运动”,“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