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手抄报28
九 九 重 阳 节
佩茱萸
重阳节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,所以又叫做茱萸
节。茱萸入药,可制酒养身祛病。插茱萸和簪菊
重阳节,又称重九节、晒秋节、“踏秋”,为每 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茱萸香味浓,有驱虫去
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,中国传统节日。庆祝重阳 湿、逐风邪的作用,并能消积食,治寒热。民间
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、登高远眺、观赏菊花、遍 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所以在
插茱萸、吃重阳糕、饮菊花酒等活动。重阳节, 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。茱萸因此
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,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 还被人们称为“辟邪翁”。
民间的节日,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。重阳与三
月初三日“踏春”皆是家族倾室而出,重阳这天
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“避灾”。《易经》中
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
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曰重阳,也叫重 节日起源
九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,自魏晋重
阳气氛日渐浓郁,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,到了 重阳的源头,可追溯到先秦之前。《吕氏春秋》之中
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,此后历朝历代沿袭 《季秋纪》载: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,举五种
至今。 之要。藏帝籍之收于神仓,祗敬必饬。”“是日也,大
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。”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
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
的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