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.两数相除
29. 两数相除
鲁迅说过,人生最大的快乐就在不断的求知,不断地进步,在刷 LeetCode 的过
程中强化自己的基础知识,二哥的 LeetCode 刷题笔记正给了我这样进步的快
乐。
题意
给你两个整数,被除数 dividend 和除数 divisor。将两数相除,要求不使用乘法、除法和
取余运算。
整数除法应该向零截断,也就是截去(truncate)其小数部分。例如,8.345 将被截断为
8 ,-2.7335 将被截断至 -2 。
返回被除数 dividend 除以除数 divisor 得到的商。
注意:假设我们的环境只能存储 32 位 有符号整数,其数值范围是 $ [−2^{31}, 2^{31} − 1]
$ 。本题中,如果商严格大于 $ 2^{31} − 1 $ ,则返回 $ 2^{31} − 1 $ ;如果商 严格小于 $
-2^{31} $ ,则返回 $ -2^{31} $ 。
难度
中等
示例
输入: dividend = 10, divisor = 3
输出: 3
解释: 10/3 = 3.33333.. ,向零截断后得到 3 。
输入: dividend = 7, divisor = -3
输出: -2
解释: 7/-3 = -2.33333.. ,向零截断后得到 -2 。
分析 1
题目要求不能用除法(/),也不能用乘法(*),还有 “取余(%)”,如果我们偏要用除
法会怎么样呢?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divide(int dividend, int divisor) {
// 直接使用除法计算结果
long result = (long) dividend / divisor;
// 处理溢出情况
if (result > Integer.MAX_VALUE) {
return Integer.MAX_VALUE;
}
if (result < Integer.MIN_VALUE) {
return Integer.MIN_VALUE;
}
return (int) result;
}
}
来看一下运行结果:
029.%E4%B8%A4%E6%95%B0%E7%9B%B8%E9%99%A4-20240221182536.png
竟然也击败了 100% 的用,哈哈哈 ? ?
其实有时候我们真解不出来的话,多多少少先把答案写上去,至于能不能得分,再说呗。
分析 2
题目要求不能用除法,不过我们处理溢出情况的写法,后面还是要用到的,尤其是 (long)
dividend 这个强转的处理,其实就考察了基本数据类型的转换问题,包括最后返回的
(int) result,都是很细节的问题,但却很重要。
那既然不能用除法,我们应该怎么去计算两数相除呢?
用减法。
除法基本上是减法的逆运算,它表示将一个数(被除数)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(除数)
时,可以得到多少个这样的部分(商)。如果用减法来实现除法,本质上是在问:“我可
以从被除数中减去多少次除数?”每减去一次,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单位的商。
假设我们要计算 dividend / divisor = quotient(被除数 / 除数 = 商),其中 dividend 和
divisor 是已知的,我们要找到 quotient。
①、初始化计数器:设置一个计数器 count,初始值为 0。这个计数器将用来记录我们能
从被除数中减去多少次除数。
②、循环减除数:只要被除数 dividend 大于或等于除数 divisor,就从被除数中减去除
数,并且计数器 count 加一。
while (dividend >= divisor) {
dividend -= divisor;
count++;
}
③、处理剩余部分: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,循环结束。此时,count 的值就是整数除法的
结果(商),而此时的 dividend 是除法的余数。
假设我们要计算 10 / 3:
1. 初始时,dividend = 10,divisor = 3,count = 0。
2. 10 >= 3,执行减法 10 - 3 = 7,count = 1。
3. 7 >= 3,再次执行减法 7 - 3 = 4,count = 2。
4. 4 >= 3,再次执行减法 4 - 3 = 1,count = 3。
5. 此时,1 < 3,循环结束,count = 3 是商,1 是余数。
我们来试一下,直接用 ACM 的模式在 Intellij IDEA 中打印结果:
class Main02901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olution02901 solution = new Solution02901(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10, 3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7, -3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0, 1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1, 1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1, 0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-2147483648, -1));
}
}
class Solution02901 {
public int divide(int dividend, int divisor) {
// 处理特殊情况
if (dividend == Integer.MIN_VALUE && divisor == -1) {
return Integer.MAX_VALUE;
}
// 符号处理
boolean negative = (dividend < 0) ^ (divisor < 0);
long ldividend = Math.abs((long)dividend);
long ldivisor = Math.abs((long)divisor);
long result = 0;
while (ldividend >= ldivisor) {
ldividend -= ldivisor;
result++;
}
return negative ? (int)-result : (int)result;
}
}
很遗憾,前 5 个测试用例都是可以顺利通过的,但最后 1 个测试用例耗时会特别长,因为
要计算 2147483648 / 1 次,这个数太大了,所以我们要想办法优化一下。
优化减法实现除法的关键在于减少需要执行的减法操作次数,对吧?
我们可以结合减法和倍增思想,每次减去 divisor 的倍数,这样就可以减少减法的次数。
• 初始时,令一个临时除数等于除数,每次尝试从被除数中减去临时除数。
• 如果可以减去,更新被除数(减去临时除数),临时除数倍增(乘以 2),同时记录
下减去的次数。
• 如果不可以减去,则临时除数回退到除数,继续尝试减去直到被除数小于除数。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divide(int dividend, int divisor) {
// 处理特殊情况
if (dividend == Integer.MIN_VALUE && divisor == -1) {
return Integer.MAX_VALUE;
}
boolean negative = (dividend < 0) ^ (divisor < 0);
long ldividend = Math.abs((long) dividend);
long ldivisor = Math.abs((long) divisor);
long result = 0;
while (ldividend >= ldivisor) {
long tempDivisor = ldivisor, multiple = 1;
while (ldividend >= tempDivisor + tempDivisor) {
tempDivisor += tempDivisor; // 加倍除数
multiple += multiple; // 记录加倍次数
}
ldividend -= tempDivisor; // 减去加倍后的除数
result += multiple; // 累加倍数
}
return negative ? (int)-result : (int)result;
}
}
内层 while 循环,确定能够从被除数中减去的最大的除数的倍数。
这个循环通过不断地加倍除数(乘以 2),寻找最接近且不超过被除数的那个除数的倍
数。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模拟除法的过程,尝试找到一个合适的倍数,使得除数 × 倍数 ≤
被除数,且尽可能地大。
while (ldividend >= tempDivisor + tempDivisor) {
tempDivisor += tempDivisor; // 加倍除数
multiple += multiple; // 记录加倍次数
}
• tempDivisor 从原始的除数开始,每次循环加倍(相当于 tempDivisor * 2),试图
接近但不超过 ldividend。
• multiple 记录了加倍的次数,也就是说,如果 tempDivisor 加倍了,那么 multiple 也
加倍,表示除数增加了多少倍。
外层 while 循环,使用上一个循环确定的最大倍数来更新被除数,并累加到最终结果中。
当第一个循环结束后,我们找到了最接近且不超过被除数的那个除数的倍数。然后,我们
从被除数中减去这个加倍后的除数,并将对应的倍数累加到最终结果中。如果更新后的被
除数仍然大于或等于原始除数,这个过程会重复进行。
ldividend -= tempDivisor; // 减去加倍后的除数
result += multiple; // 累加倍数
• ldividend -= tempDivisor;更新被除数,减去了找到的最大可减的加倍后的除数。
• result += multiple;将这一步中减去的除数的倍数累加到 result 中,因为这表示了我
们在这一步中“除以了多少个”除数。
来看一下运行效率,还挺高:
029.%E4%B8%A4%E6%95%B0%E7%9B%B8%E9%99%A4-20240222115508.png
分析 3
减法和倍增的另外一种变体就是使用位移(我在二哥的 Java 进阶之路里有讲过),我们
来看一下题解: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divide(int dividend, int divisor) {
if (dividend == Integer.MIN_VALUE && divisor == -1) {
return Integer.MAX_VALUE; // 防止溢出
}
boolean negative = (dividend < 0) ^ (divisor < 0);
long ldividend = Math.abs((long)dividend);
long ldivisor = Math.abs((long)divisor);
long result = 0;
while (ldividend >= ldivisor) {
long temp = ldivisor, multiple = 1;
while (ldividend >= (temp << 1)) {
temp <<= 1;
multiple <<= 1;
}
ldividend -= temp;
result += multiple;
}
return negative ? (int)-result : (int)result;
}
}
在二进制表示中,每向左移动一位,其实就等价于将这个数乘以 2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
位移来实现倍增。
while (ldividend >= (temp << 1)) {
temp <<= 1;
multiple <<= 1;
}
假设 temp 的值为 3,其二进制表示为 0011(这里为了简化,只展示了四位二进制)。当
执行 temp << 1 操作时,temp 的二进制表示会向左移动一位,变为 0110,此时 temp 的
值就变成了 6。可以看到,3 * 2 = 6,这正是位左移一位的效果。
这里穿插一点补码的知识,我就不讲了,看这个视频:
补码怎么来的?
还有这个小姐姐讲的 位运算符(左移,右移,按位或,与,异或)
029.%E4%B8%A4%E6%95%B0%E7%9B%B8%E9%99%A4-20240222153351.png
题解的效率和之前一样,都是轻松击败了 100% 的用户。
029.%E4%B8%A4%E6%95%B0%E7%9B%B8%E9%99%A4-20240222153829.png
分析 4
我们还可以使用二分法来实现除法,这个方法是最优的,也是最常用的。
二分法的思路是:我们可以将除数不断地向左移位,直到它大于被除数。因为这样可以最
大限度地减小被除数,使得被除数减去除数的次数最少。
我们来看一下题解:
class Solution {
public int divide(int dividend, int divisor) {
// 处理特殊情况:Integer.MIN_VALUE 除以-1 会溢出
if (dividend == Integer.MIN_VALUE && divisor == -1) {
return Integer.MAX_VALUE;
}
// 使用异或运算确定结果的正负性,不同号为负
boolean negative = (dividend < 0) ^ (divisor < 0);
// 将被除数和除数都转换为正数,使用 long 类型避免溢出
long ldividend = Math.abs((long)dividend);
long ldivisor = Math.abs((long)divisor);
// 初始化结果变量
long result = 0;
// 从最高位开始检查,对 32 位整数而言,这是 31 位
for (int i = 31; i >= 0; i--) {
// 检查 ldividend 右移 i 位后是否仍然大于等于 ldivisor
if ((ldividend >> i) >= ldivisor) {
// 如果是,说明在 2^i 的位置上有一个 ldivisor,将 2^i 累加到结果中
result += 1L << i;
// 同时,从 ldividend 中减去 ldivisor 左移 i 位的值,即减去了 ldivisor 的 2^i 倍
ldividend -= ldivisor << i;
}
}
// 根据之前确定的正负性,返回正确的结果
return negative ? (int)-result : (int)result;
}
}
这个题解虽然没有直接采用传统的二分搜索算法框架,但它实质上利用了二分思想的核心
——每次操作都在减少搜索范围,逐步逼近目标值。
在这个问题中,目标是找到一个数 x,使得 x * divisor ≈ dividend。通过位操作,每次将
dividend 右移,实际上是在缩小搜索范围。
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对商的二进制表示的逐位确认:
• 高位到低位逼近:从 dividend 的最高位开始,逐步向下检查每一位,看在当前位上
divisor 是否能“放入”。这里,“放入”的意思是,看乘以 2^i(通过左移 i 位实现)后
的 divisor 是否不超过当前的 dividend。这相当于在二分搜索的每一步中,决定这一位
上的商是 0 还是 1。
• 动态调整搜索范围:通过不断地调整 ldividend(即减去已经确定能够放入的 divisor
的倍数),实际上是在缩小搜索范围,因为每次操作后的 ldividend 代表了尚未被除
尽的余数。
不过,题解涉及到了很多位移运算,对于新手来说,并不特别友好,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
用减法+倍增的方法来实现除法。
总结
在数学中,加法是加减乘除的基础,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,乘法是加法的倍增,除法是乘
法的逆运算。
两数相乘,可以用加法来实现,两数相除,可以用减法来实现,这是最基本的思路。
比如说 10/2,我们可以用 10-2-2-2-2-2=0 来实现,这样就得到了商 5。
比如说 10/3,我们可以用 10-3-3-3-1=0 来实现,这样就得到了商 3 余 1。
我想吃棒棒糖,我有 10 块钱,一根棒棒糖 3 块钱,我可以买几根棒棒糖呢?我可以用
10-3-3-3-1=0 来实现,这样就算出来了,我可以买 3 根棒棒糖,还剩 1 块钱。
?
时娃我
。在 旁 ,
小,当娃在旁
)
(
下
一
念
,
路
思
个
了
画
意
特 边, 我 还特 意 给她画 了 这个 思 路 , 纪念 一 下 ( ? ) 。
029.%E4%B8%A4%E6%95%B0%E7%9B%B8%E9%99%A4-20240222165738.png
那关于计算机是如何实现除法的呢?这里有一个小姐姐的视频,讲的非常棒:
计算机是如何实现除法的?
029.%E4%B8%A4%E6%95%B0%E7%9B%B8%E9%99%A4-20240222162549.png
当然了,当被除数非常大,除数非常小的时候,我们要用倍增的思路来实现,这样可以减
少减法的次数,提高效率。
比如说 100/1,我们可以让除数倍增,1+1=2,2+2=4,4+4=8,8+8=16,16+16=32,32+32=64。
然后 100-64=36,就得出了第一次倍增后还剩余的被除数,再计算 36/1,我们可以让除
数继续倍增,1+1=2,2+2=4,4+4=8,8+8=16,16+16=32。
然后 36-32=4,就得出了第二次倍增后还剩余的被除数,再计算 4/1,我们可以让除数继
续倍增,1+1=2,2+2=4。
然后 4-4=0,就得出了第三次倍增后还剩余的被除数,三次倍增后的商就是
64+32+4=100。
速度是不是就快多了?
可以通过下面这个 ACM 模式的代码进行 debug 模拟:
class Main02902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olution02902 solution = new Solution02902(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100, 1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7, -3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0, 1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1, 1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1, 0));
System.out.println(solution.divide(-2147483648, -1));
}
}
class Solution02902 {
public int divide(int dividend, int divisor) {
// 处理特殊情况
if (dividend == Integer.MIN_VALUE && divisor == -1) {
return Integer.MAX_VALUE;
}
boolean negative = (dividend < 0) ^ (divisor < 0);
long ldividend = Math.abs((long) dividend);
long ldivisor = Math.abs((long) divisor);
long result = 0;
while (ldividend >= ldivisor) {
long tempDivisor = ldivisor, multiple = 1;
while (ldividend >= tempDivisor + tempDivisor) {
tempDivisor += tempDivisor; // 加倍除数
multiple += multiple; // 记录加倍次数
}
ldividend -= tempDivisor; // 减去加倍后的除数
result += multiple; // 累加倍数
}
return negative ? (int)-result : (int)result;
}
}
总结一下这道题,其实用的就是一种很基础的数学思维。
力扣链接: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divide-two-integers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