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节手抄报7
班级: 姓名:
中秋祭月,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。据史书记载,早在周朝,
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、夏至祭地、秋分祭月、冬至祭天的习俗。其
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、地坛、月坛、天坛。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
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。
愿 阴 时 眠 起 恐 是 青 《
人 晴 圆 。 舞 琼 何 天 水
长 圆 ? 不 转 弄 楼 年 。 明 调
久 缺 人 应 朱 清 玉 ? 不 月 歌
, , 有 有 阁 影 宇 我 知 几 头
千 此 悲 恨 , , , 欲 天 时 》
事 , 低 上
里 古 欢 何 绮 何 高 乘 宫 有 (
离 似 风
共 难
合 事 户 在 处 归 阙 ? 宋
婵 全 把 )
, 长 , 人 不 去 ,
娟 。 月 向 照 间 胜 , 今 酒 苏
吃月饼以示“团圆”。月饼,又叫胡饼、宫饼、月团、 。 但 有 别 无 寒 又 夕 问 轼
!
丰收饼、团圆饼等,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。相传
我国古代,帝王就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礼制。在民
间,每逢八月中秋,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。“八 中秋节的来历
月十五月儿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,这句名谚道出中秋
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,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,也是慢慢发
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。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
展形成的,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礼制,早在《周
神的祭品,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,作为
礼》一书中,已有“中秋”一词的记载。后来贵族和文人学
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,慢慢的,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 士也仿效起来,在中秋时节,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,
必备礼品。 观赏祭拜,寄托情怀,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,形成一个
明清之后,因时代的关系,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 传统的活动,一直到了唐代,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
因素突出,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,以“赏 视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
月”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,功利
性的祭拜、祈求与世俗的情感、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
节习俗的主要形态。因此,“民间拜月”成为人们渴望
团聚、康乐和幸福;以月寄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