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(22)-A3
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,端是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
以称为端五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
端
因此称五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 午
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、重午、午日,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 节
月节、艾节、夏节。从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《风土 的
风俗习惯 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.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这一
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
简
端午节最重要的活
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 介
动是龙舟竞赛,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
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。这项活动的灵感 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",以纪念屈原。
是来自于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,在江中划船
救屈原,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。
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,粽子是
以米包着肉、花生、蛋黄及其它材料,再以竹
叶包裹。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于汨罗江边的
渔夫,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,希望他
们不要将屈原吃掉。
端午节谚语
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。癞蛤蟆躲
不过五月五。
蛤蟆蝌蚪躲端午。(北方)
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(山西)
午时水饮一嘴,较好补药吃三年 。(山
东)
喝了雄黄酒,百病远远丢。
(山西)